第四百一十八章 铜铁合金大炮(1)(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48txt.com,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精彩不容错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本站的大力支持。

第四百一十八章铜铁合金大炮(1)

但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进行冷兵器的技术改良却是绝对可行的。这个时代的军队战斗力,主要是群体上阵冲杀,并不取决于军卒个体的战斗力,或者说,单兵作战能力是最可以忽略不计的。

从很久之前,甚至是在夏邑练兵期间,孔晟就秘密开始了火器的研发。之前是对于火药的试验,经过了上百个配方的试验,孔晟终于掌握了目前所能做到的极限——将传统的黑火药进行改进,大大增强了其爆炸力。

对于火器的使用,其实唐时就有了。但大多数停留在火箭等小型单兵使用武器方面,这种火器简陋且发射周期很长,很难抵挡对方骑兵快速的冲击,在战争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真的是有限的。

所谓火铳火枪之类,在孔晟看来,杀伤力实则有限。主要是没法形成工业化规模制造生产,无法装备全军。他没有本事将冷兵器时代彻底过渡为热兵器时代,当前的军事战争还是要以冷兵器战阵冲杀为主。

于是他早就确定研发火炮的思路。

而对于火炮的研发,早在他进入长安获封为长安候以后就开始了。他名下诸多产业蓬勃兴旺,而所得财富至少有半数被他秘密用在了火炮的研发上。

长安侯府在城外山中有一座庄园,这座庄园就是孔晟的秘密火器作坊和火炮研发基地。如今这座庄园被禁军士卒牢牢把守,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所在。

哪怕是孔晟麾下的部将,也不知孔晟的真正意图。

实际上,火炮在距今不远的宋时就出现了,而再往后,元明时代,古代火炮的铸造到达巅峰。孔晟甚至能想象得出,如果自己能提前数百年将大炮研发出来,其杀伤力绝对可以称之为大杀器,作为他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又一筹码。

孔晟让乌显乌解两人招徕了数十名民间的各类能工巧匠,木匠、铁匠、火药师傅等等。这些工匠夜以继日按照孔晟的思路要求,进行试验摸索。

孔晟借鉴后世加农炮和元明火炮的优点,确定了孔氏火炮的图纸。

其难点在于炮管的铸造。

火炮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他要研发的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发热时将弹丸装进炮管,先点燃引信,后点燃炮管内******,弹丸达到目标后爆炸。

其作用原理是将******在管膛内燃烧的能量转换为弹丸的炮口动能以抛射弹丸,同时产生声、光、热等效应。

但一个搞不好,就会炸膛。

这对于炮管的材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现在的冶炼功业水准来看,孔晟知道用钢铁铸造炮管不太现实。最好还是用铜。

只是当前的铜为稀缺金属,开采量不高,多数用为制钱,为官府管控资源。

根据孔晟从户部和工部得来的消息,当今中原地区有铁矿104处,铜矿62处。铜的年收入量约26万斤,这是官府税收统计数字,实际产量可能大大超过。

唐代在武德四年开始铸钱,到现在的乾元元年拥有铸钱炉99座,都设在产铜地区。绛县一地的铸钱炉相当于全国的1/3,表明中条山铜矿区开采极盛。唐代铸钱炉,每炉每年可铸钱3300缗,需用铜21200斤,锡500斤。按99炉计算,每年用铜约210万斤,锡5万斤。

孔晟很难从户部和工部乃至国库中调拨到自己所需的大量资源,只能通过民间渠道进行收购,所得材料只能勉强够铸造出一两门火炮来。

孔晟思之再三,再三权衡,命令工匠先试验铜铁合金。孔晟虽然不是工艺机械师,但掌握科技常识,知道铜和铁的融化温度相差不大,都在1200度左右,它们完全可以相容。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结合了铜和铁的优点,既有铜的韧性和质量,又有铁的硬性和脆性,只要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熔炼出来的铜铁合金一定可以铸造炮管。

一个月前,经过了数百次的试验,工匠们终于熔炼出最佳配方的铜铁合金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