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议(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48txt.com,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精彩不容错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本站的大力支持。

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议

“吧嗒”一声轻响,那道六百里加急的军情急报从珠帘之后丢了出来,紧接着就传来太后怒不可遏的声音:“五天,五天就把开封丢了,谁之过也?”

在两旁伺候着的宫女太监纷纷跪爬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太和殿上文武百官更是噤若寒蝉,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垂帘听政”的太后直接从后面走了出来,指着那几个官员厉声喝问:“就在昨日,你们还信誓旦旦的说开封固若金汤,至少能守半年,今天就丢了,你们作何解释?”

开封雄城,城高池深火炮众多,其坚固程度号称天下第二,仅次于宁城南京,是北方的第一坚城要塞。这个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经过了实战的检验。

当年李闯的“百万大军”三次围困开封,打了几个月之久都没有打下来,若不是最后掘开黄河玩儿了一手“水淹七军”,能不能攻占开封还真的说不准呢。

既然当年的明军能在开封守几个月之久,现在的清军怎么说也能守半年吧?虽然大旗军确实很能打,终究人数有限,兵力远不能和当年的李自成相提并论,守住开封半年的时间已经算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了。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打了五天,开封城就陷落了。

若说是守将无能,那就是睁着眼说瞎话了。开封守将阿尔斯楞是个科尔沁人,还算是太后的半个娘家人呢,素来勇武剽悍足智多谋,崇祯三年的时候就跟着太宗文皇帝南征北战了,绝对是一员身经百战的悍将,却战死在开封,连尸首都没有抢回来。

自从大旗军开始大举北伐以来,丢城失地的状况屡见不鲜,比如说重镇淮安,只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就丢了,朝廷也并没有感到很意外。毕竟淮安兵备空虚,佟图赖走了之后几乎已成军事真空地带,轻而易举的被张大娃占领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儿。

但开封不一样啊。

开封是黄河枢纽,是大清国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开封丢的这么干净利索,不仅仅只是在于失去了对黄河一线的控制权,更重要之处还在于彻底打乱了清廷的通盘部署。

开封一丢,黄河以北顿时门户大开,既无险要的山河阻隔又无雄峻的关卡可守,大旗军完全可以长驱直入。

“皇上……太后……不是下面的人太无能,是大旗军太能打……”

这就话根本就是“不是皇军太废,而是八路太狡猾”的翻版,气的太后真想直接冲过去给他一耳光。

开封为什么会失陷的如此之快,原因自然有很多,但说法更多。

有人说是因为军制杂乱,当初为了固守开封,在仓促之间调集了很多人马,彼此之间互不统属,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完全没有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焉有不败之力?

也有人说是后勤不足给养受限,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各级官员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导致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士兵们没有拿到足够的卖命钱,自然不肯一力死战到底。

还有人把开封的战败归咎于“友军的支援不利”,若是封丘、延津等地的清军及时支援,肯定可以把大旗军尽数歼灭与开封城下……

一个个说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其实全都是事后诸葛亮,他们连开封大战的具体情形都不知道呢,就开始满嘴放炮胡说八道了。

“臣以为,当今之计唯有退守。”就在众人说着没有营养的废话之时,合度终于说了点有用的:“开封一失,全线皆崩,只有速速退守黄河以北。”

作为重要战略支撑点的开封都丢了,其他的地方肯定守不住,还不如主动收缩兵力,退守到黄河北岸。

“以延津至陈桥一线,组织防御……”在群情惶惶之际,合度却是一副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镇定神态:“大旗军数日即下开封,必有大量败兵蜂拥北退。杂乱无章辎重全无,毫无约束之下,打砸地方署衙哄抢民间财物之事定然不少,河北诸地一定会伏乞救援之师。不若遣一精干稳重切又足以服众之人前往,一来是为了稳定局势,再者也可以收拢败兵溃师以图再战。情状若有所峙,尚能稳住黄河一线……”

开封的陷落,必然引起河北清兵的极大震动,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稳住局面,确实应该派遣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前去住持局势。

“臣举荐一人,必可胜任。”

“谁?”

“礼亲王之子萨哈林。”

这萨哈林是代善的儿子,努尔哈赤的孙辈,征蒙古伐朝鲜,颇有能战之名,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肯定足以胜任“河北总司令”一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