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
章莪山之西三百里。
一座方圆数十里的怪异山峰显现。
这座山峰,从底部往上,如同半月型,又犹如森森巨口,横立在山地间。
整个山峰,云雾缭绕,通体一色,在夜色的映衬中,显得摄人心魄,阴暗无比。
而在其呈现黑色的山脚之下,汩汩的幽暗泉水流淌之声,不绝于耳。
阴山。
《山海经·西山经》:“章莪山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古华夏关于天狗的传说,并不相同。
其中《山海经》中记载的最早。
而从东晋郭璞开始,曾把《山海经》里记载的“天狗”、“天犬”解释为天狗星了。
其在注释中引《逸周书》云:“天狗所止地尽倾,余光烛天为流星,长数十丈,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吴楚七国反时,犬过梁国者是也。”
清代学者所著的《山海经笺疏》指出,《山海经》里的“天犬”、“天狗”都是兽名,“郭注以天狗星当之,似误也”。
正因为郭璞的注释,“天狗”、“天犬”才在华夏古人的精神认知中,升天为天狗星,也就成为民间所谓的天狗星了。
天狗,一直以来都是古华夏人们畏惧的凶神恶煞,民间更是有天狗食月的传说。
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载,至正六年(1346年),司天监奏:“天狗星坠地,血食人间五千日,始于楚,遍及齐、赵,终于吴,其光不及两广。”
后天下之乱,皆如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