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做好事,要留名(下)】(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48txt.com,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精彩不容错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本站的大力支持。

(太感激了,大盟、赵无恤2014的支持,总是那么及时。)

~~~~~~~~~~~~~~~~~~~~~~~~~~~~~~~~~~~~~~~~~~~~~~~~~~~~

此刻,在剡城东门,济水之上,刚从楼船踏板下来的马悍一行,受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铺天盖地式地欢迎。

别说马悍没想到,就连准备迎接仪式的徐州官员都想不到。他们原本的方案是全城民众,一半到北门迎接刘备等人,一半到东门迎接马悍一行。这安排看上去还不错,两方面都照顾到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当马悍那标志性的楼船一出现,桅杆上那面黑白分明,绿瞳莹莹,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狼头猎旗一亮相,剡城便轰动了。

北门百姓往东门跑,东门百姓往河岸跑,河岸列队欢迎的百姓往滩涂跑……全乱套了!在场以糜芳为首的徐州官员全看傻了。

曹操西返之前,曾派快马持书,向徐州各郡县发布了撤兵宣告,即为这场战争做了最终辩解。其中提到的撤兵原因,就是元凶成擒,大仇得报,孝心已尽,故而退兵。理由非常冠冕堂皇,挑不出半点毛病,公众非但不能指责,反而要苦笑地恭维一句“孝子”,毕竟大汉是以孝治国的。

而为曹操完成孝心,为徐州万民立命,曹操的告示里说得很清楚,是一个叫马悍的人。同时,随着睢陵的万余百姓北上南下,涌入东海、广陵之地,马悍那“万家生佛”的美誉,也在大江南北传扬开来。

曹操这一手,玩得很漂亮。此前荀彧曾根据刘备援战的卖力程度、陶谦的身体状况,以及刘备与糜氏兄弟频繁接触,判断刘备极有可能转投徐州。而在徐州援战中,刘备出力极大,曾几次令曹军小挫,在徐州军民中,声望渐浮,隐隐呈现潜在对手的征尘。

马悍的出现,不但解决了曹军体面撤兵的问题,而且还让曹操与荀彧看到抵消刘备在徐州军民的影响力的契机。为此,在宣告中,几乎把曹军退兵的原因,九成归结于马悍,更将睢陵之事大肆宣扬。

曹操已经屠了好几次城了,根本不会在意一次未遂的屠城事件对曹军的负面影响。相反,他就是要用屠城来恐吓徐州军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种血色恐怖,曹操根本不视为负面影响——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结果在曹操有心大力宣扬推动下,马悍头上的光环越来越亮,简直就是挽救徐州危亡的大英雄。许多关于他勇擒张闿,力阻曹仁的各个版本的传闻像长了飞毛腿一样,短短数日,就传遍大半个徐州,连最偏远的琅琊郡的臧霸、孙观等人都知晓了。

果然,从来来自敌人的反向宣传,是最具说服力的——连敌人都服你,自己人还用说么。

不靠名士那张嘴,不靠世家大力推,马悍,成名了。

他在漠北、辽境获得的是凶名、勇名;在中原,获得的是仁义之名。一切,都对了。

刘备为什么到哪都吃得开?除了他那个出了五服的“刘”姓少许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他多年积累的急公好义的名声。因为这个名声,孔融被黄巾围城时,才想到向他求救,而他立马出兵救援,经孔融这当代名士一宣扬,又收获了更大名气。同样,驰援徐州,力抗曹军,更为他的义名添砖加瓦。

因为这个名声,在刘备被迫投曹操时,曹操完全有机会下手,甚至程昱都劝他动手,但曹操生怕影响纳贤之名,最终还是没下手。也因为这个名声,刘备日后走投无路时,才能在刘表处混得一席之地。

不过,这一切,全被马悍毫不客气全拿走了。而被横空出世的马悍掠走了历史气运的刘备,却还懵然不知。

马悍入城,全城狂欢。徐州百姓那种劫后余生的悲喜,失去亲人的压抑,在见到挽救他们的英雄的一刻,彻底爆发出来,整个剡城沸腾了。

马悍今天不披盔甲了,只以青带束额,头顶方巾,身着青色长袍,腰勒皮带,肩披淡青色大麾。再有前后百余骁骑甲兵层层环卫,那股子众星供月,人矫如龙,白马神俊,人马相衬,光彩照人。这一把秀得,令整个剡城俱为之倾倒。

“辽东天驹!”

不知谁先喊出这一句,一时间,全城皆应,响彻云霄。

马悍“辽东天驹”之名,就此传开。

当队伍从一座恢弘广阔的宅第前经过时,在茂密的枝叶掩映下,两个踩着高梯的少女,正偷偷从院墙后探出半张面孔,目不转睛盯住那俊朗挺拔的身影。

一直到队伍慢慢消失于视野,两个少女才不约而同轻轻吐出一口气,抚胸相视而笑。

右边那不过十二三岁的垂髫少女轻声道:“小娘子,这个辽东天驹,可比家主推崇倍至的那个刘玄德更年轻英武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