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连绵,海津的秋是不同的,至少在这个秋天是不同的……
枫叶落黄了半个秋天,绿叶驳杂其间。青石板放映着未来,现在。风在老城墙上写不出半句诗篇,少生了些凉意。离别之际,免去了不少伤感,这个秋天不同以往。
为官近一年,整个人仿佛换了一具躯壳,甚至灵魂也遭了几多洗炼。柳涣探不清这木叶何时凋落,只见它在下一秒稳稳落下。告别它曾留恋的枝桠。可它总要落下,在每一个深秋。可为何绿叶驳杂其间,那落地的绿叶才是最是凄凉,他已感觉到它隐隐的生命力,和它的一丝不甘,它不甘凋落,至少,它不应该在这一刻就凋落。不该,绿着凋落。正如柳涣一般,不甘……
在这古老的城里,悠悠的数着日子,走过每一片落叶。柳涣试着欺骗自己的眼睛,默默的望着前方,可耳朵总喜于让他正视每一息的深秋。狠狠踩过它们,他能听到那份枯黄粉碎的声音。可那绿叶总是没能碎掉,他弯下腰来,捡起一片绿叶闭上眼睛,感受风的前行。它吹不走柳涣掌中的绿叶,紧了紧衣衫,漠然数着未来的日子,走在路上,憧憬春天,憧憬这片绿≯◆,叶映满河山的日子!
这一刻,钟声悠悠。天街已起了小雨,离别之际,望一眼这客居的土地,柳涣坐上了马车,轻轻的喊了一声:“启程吧!”柳涣放下了帘子,再也不去看这片土地,说不得,他还会来到这里。
刚刚走出府衙不远,马车突然停下了,柳涣听不到车轱辘的声音,微微的皱着眉头,问马夫怎么回事,马夫不敢掀开帘子,只是让柳涣自己看看。
只见在城门口,一群农民穿着蓑衣,静静的等着柳涣,等待着这位年轻的府尹,他们从不屑到佩服,再到感激,如今的海津已经办起了学堂,再也不用请先生开私塾了,一切都已是不同了,柳涣跳下车来,鼻头有些发酸,只见三个老人手里拿着一把巨伞,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密密麻麻的不少字迹。
柳涣刚走过去,这些百姓都跪在大雨中,丝毫不顾湿了膝盖,湿了袖管。他们脸色只有一种感激,在心里深深的感激和不舍。柳涣笑着扶起几个年纪大的,又让他们全部都起来,柳涣看着这万民伞上的字,有些调侃的问道:“你们请的先生这书写的实在是好,真是……好字啊……”说着笑眯眯的看着三位乡老,只见为首的乡老红着脸捋了一把胡子,有些尴尬的道:“柳大人,我等……我等多是粗人,没有几个是识字的,想请先生把我们的名字都写上去,但总觉得不够诚意,我们就让自家的小子给我们教着写会了我们的名字,虽然难看了一些,总是我们亲手写的……”
说到这里,这位乡老又有点骄傲,他们红着眼睛练了许久的,没有纸笔,他们就蘸着水或者用沙土去练习,委实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