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解释涉及方面太多,就不一一介绍了,直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描写。
首先是青玉案对应的剧辛,剧辛是法家的代表,剧辛听说燕昭王思贤若渴,便前往辅佐,在燕国,剧辛实行一定的变法图强,所以后来燕昭王的国力才会如此之强。
不过,这家伙是个比较不靠谱的货色,好好的丞相治吏的事情不去做,跑去做点乱七八糟的其他行业事情,虽然说他其他方面的水平也不差,但是总的来说不是专业方面,和人家专业人士比起来就要逊色一点了,最终更是因为跑去别人的专业和别人专家怼,被别人教做人不说,直接把老命都弄丢了。
剧辛,赵国人,燕国将领。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剧辛是法家的代表,著有著名的《剧子》,亦称《处子》九篇,在燕国变法,使燕国富强。
中间富国强兵,乐毅伐齐的事情不说。
后来,四十多年过去了,剧辛年老,由于燕武成王家族的排挤而没有继续得到重用。当他重新得到了燕王喜的赏识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
燕王喜十二年,见赵国屡困于秦国,又逼走廉颇,以庞煖代将。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问剧辛能不能攻打赵国?剧辛凭借着自己当年与庞煖作朋友时的印象,对庞煖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庞煖是“易与”的,也就是很容易打发的人。
于是,燕国即以老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
由此观之,剧辛的问题就在于不能取舍,不能分清主次轻重。
世间全才不是没有,很多偏才也是惊才绝艳,但是全才要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正确的统合自身全面的能力拱卫支持最强点,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至于偏才就更不用多说了,以己之短对敌之长,简直就是作死。
《论语》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也就是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就像诸葛亮,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的最强优势在于内政,但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出众的,被人所认为虚构较多的军事也是一流乃至顶尖水准的,但是在刘备死前,不管是说刘备压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都是专心在运用自己的政治才能夯实蜀国的基础,因为本身刘备的军事才能也不虚,还有偏向于谋略军事方面的法正等辅佐,他压根就不需要把自己第二强的一面勉强拿出来,安安心心的种田夯实基础就行了。
只不过随着关羽荆州的变故,刘备怒而兴兵,失去荆州蜀国的战略目标难以进行,夷陵大败,使得蜀国的军事实力大为折损,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不得不赤膊上阵,用他并不是最强的军事来缓解压力。
在这个方面,荀彧就比较安逸了,讲道理荀家的家学培养下,荀彧不通军事这种话说出来绝对不可能有人相信,能够压服荀家两代那一群家伙,能够在书院之中作为学霸代表的存在,一招呼就能给曹操拉来一群同学,可见同学们多是服气他的,不能在他们擅长的方面压制他们能做得到吗?
结果回头人家做的和诸葛亮早期一样,就是安心刷内政,一转身曹操已经越来越肥了,哪怕是曹操经常顺风浪也没把家业败掉。
而系统对于剧辛的安排也是如此,让他朝着这个方面发展,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跑去玩什么行军打仗,最终被人吊打,这算什么事?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个时代实在是不缺人才,如果不能够让长处愈加强大的话,根本就没有他的用武之地,所以说哪怕是全才,也必须有效的整合自身的能力,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加强到最强点上面。
前面已经乱入的剧辛的属性是——统率80,武力85,智力85,政治92。
调整之后剧辛虚拟形象青鸿青玉案的属性——统率80,武力70,智力88,政治95。
所谓的青鸿青玉案也就是鲍鸿这边全新的剧辛的新面目,其实归根到底,法家变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或许剧辛这家伙对于带兵这种事情更有兴趣。
修订之后的他对于打仗表示没什么兴趣,就像很多的诸子百家代表人物一样,作为思想家其实本质上是对于当时社会的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的情况非常痛心,进而有了更多的思考。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在这方面,剧辛明显是处于水平足够,但是在目的性和道德水平方面达不到诸子的水准,并没有上升到为了社会为了百姓之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