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友说虐主,天啊,新人导演能够拿到一个提名就不错了,而且现在被奥斯卡拒之门外也是为了后文的爽快做铺垫,先抑后扬。到时候狠狠打脸,让这群评委乖乖的奉上奖杯,难道不更爽吗?玻璃心的读者还是慎入吧。)
每年奥斯卡提名和颁奖前后,都会有冷门、热门的说法。事先存在于公众和影评人心中的大热门一旦无缘提名或者最终捧奖,就会被认为是爆冷;而之前不被看好的入围和获奖者也会被视为和冷门等同意义的黑马。这不过是公众的判断,在奥斯卡评委眼里,几乎没有冷热之分。奥斯卡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评委们有自己的价值天秤,所谓的冷热不过是他们对各个候选者所做的价值取舍罢了。
历史上面很多优秀的影片都饮恨奥斯卡,杜克自己最喜欢的一部《肖申克的救赎》就是最大的例子,当年完败给《阿甘正传》。但到现在为止已经稳稳当当的坐在IMDB评分榜第一的位置不可动摇,每天都有新的观众上去给它投票,但不管怎么说八十二万人投出来的9.3分让后面的《教父》系列望尘莫及。
其实杜克自己也有了预感,所以提名名单出来之后,他并不是最沮丧的人。相反,他还要去安慰一下莱昂纳多跟银河电影的其余人,现在《源代码》不受重视并不要紧,杜克还有杀手锏没有用出来。
“托尼,别自责。这并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事情,拿到一个提名就很不错了,你没看到最近我们电影在那些报纸、网站上面提及的次数明显增加了吗?”杜克很理解此时托尼的心情,作为一名CEO,他为这部电影的冲奥之旅贡献了相当多的心血,可是什么结果也没有。
此时的托尼坐在旋转椅子上面,他原本一丝不苟的领带被自己扯得解开,桌上微微冒着袅袅烟雾的雪茄孤独的燃烧着。托尼一只手拿着手机,另外一只手则是扶着额头:“我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这么好的机会。我不敢想象此时其余几个公司的人是怎么嘲笑我的,他们肯定边开香槟边嘲笑我们自不量力。”
杜克哭笑不得,他作为《源代码》的主人都没有如此沮丧,可是周围的人偏偏以为自己在强颜欢笑。他想了想,决定对托尼从实说来:“托尼,这只是我们公司的第二部电影,取得这样的成功就足够了。一个公司的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慢慢来打好基础才是关键。我已经写好了,这电影才是真正的冲奥影片。”
托尼仿佛像是磕了药一般,瞬间焕发出无限的精神来:“你是认真的吗?电影是什么题材的?最快什么时候能够开始拍摄?”
就知道托尼托尼会有这样的反应,杜克笑着说道:“战争题材的,名字叫做《拆弹部队》,讲诉的是一群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的故事。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反战电影很容易得到评委们的青睐,所以放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