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看到姥姥回来,各家都高兴的不行。大家都说姥姥买的煤好,比去年的好烧。悠悠买的都是后世里的优质煤,肯定比现在的混级煤好用。
“本来想着今年点不上炉子了,无烟煤可不好买,谁知道您又给买来了。
原来吧,咱也没点过炉子,都是烧柴禾,也就那样。这烧了一年炉子,还真习惯了,暖和还省事。”
从此以后,冬天的取暖煤,都是村里统一购买,直到村里统一安装了暖气,还是有部分老年人,喜欢烧炉子取暖。
悠悠又坐到了教室里,学校里,每个教室都点上了炉子,教师的办公室、宿舍也点上了,到处都是暖和和的。
这段时间,村里的卫生室,病房里住满了病人。为了方便,卫生室也从悠悠家搬了过去。其实也不远,和悠悠家就隔着一条南北路。
农忙季节过去,人们趁机治疗慢性病。爸爸整天忙的不行,名气更大了。病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远。
现在,一间病房已经开始住俩个病人了。每个房间都点上了炉子,方便病人取暖做饭和熬中药。
9月底,队里的母猪陆续产仔。120多头母猪,产仔1300多头,三舅从公社兽医站请了个兽医,专门住在韩屯,负责防疫和指导。
队里还给他安排了个学徒,就是韩玉臣的儿子,不过他还没有韩道荣的媳妇刘翠兰学的快。刘翠兰于农历的六月生了个儿子,性格又恢复了东北女人的开朗泼辣。
刘翠兰出了满月就主动要求去猪场喂猪,和韩道荣一块干活,也能照顾着丈夫。她大张旗鼓的说:“俺男人只能是俺自己欺负,别人欺负不行。”
不过她也是个干活肯下力的主,不怕脏不怕累的,嘴上又泼辣,荤素不计,猪场的人倒是喜欢她。
也不知舅姥爷他们怎么商量的,后来还专门找了援朝舅舅,结果就是村里开始架高压电。全村人知道了都高兴,自豪的不行,走路都带着风。
石庙的人看见,也找到了公社,要求和韩屯村一块架设高压电。得知加高压电,上级虽有补贴,不过还得村里出一部分钱。
石庙的村干部和村民商量了几天,也没达成统一的意见,最后只好放弃了。
其实,韩屯村架高压电也容易,沿黄和大堤就有高压线路。韩屯村出了十万块钱,就把高压线路架到了村里,在房台上设了个变压器。
村里各家各户都通上了电。其实这时候,农民的用电量很小,没有家用电器,就是照个明,各家每月的用电量,就没有超过10°的。
说起用电,还出了好多的笑话。有了电灯,大家晚上在地窖里,干条编到十一点多,还不愿回家,都说比白天看的还清楚。韩道伟听见了就说:“你们不会白天也开着灯干。”
大伙还是惯性思维,天黑了才点灯。原来好多会过的人家,为了节省灯油,提前吃晚饭,天黑前就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