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黑漆漆,人走灯不熄。
关门声响,那儒生便翻了个声,呼吸很快变得沉重,未几,便起了呼噜。
许江楼和张三对望一眼,两人同时竖起耳朵,只听门口传来极轻的脚步声,不过却是渐行渐远,想来是那妇人还在观察走后儒生动向。
很快,那原本正打呼噜的儒生忽然停止,一个翻身坐起,精赤着上身,快步来到门前侧耳倾听。
从屏风这个角度看得见儒生侧身,很壮实,和穿衣服时截然不同的两个体型,屏风后的两人都把呼吸屏的紧紧的,不敢泄露一点。
儒生似是确定了安全,很快转身,走到东墙书架处,在左侧中间一个格子内拿出了几本书,然后手伸进去连敲了几下,有空空声。
“吱!”接下来很轻的一声,就见那书架底下开了个小门。
许江楼和张三又瞪大了眼睛,富贵人家有个密室暗格不稀奇,朝廷大员府邸更不用说,稀奇的是自那小门内居然钻出一个聘聘袅袅的姑娘来。
这姑娘二十左右的年纪,看起来比许江楼还小了几岁,一身烟绿宫装,外披一层薄透的银纱,脸上略施脂粉,一头乌黑的发丝一半翩垂纤细腰间,一半绾别致飞云髻,狐媚的脸庞干净明亮,灯下看去很有几分姿色,虽说比不上张三之前见到的几个绝色,但是比之刚那妇人,无疑是强了万倍。
张三心下明悟,难怪这假巡抚一会儿哈切,一会儿呼噜的,装的那么起劲,换了自己,那也是有饺子不喝粥。
姑娘刚站起,儒生便急猴似的一把搂住,老脸满含爱意。
“老爷,你还知道人家在等你啊。”姑娘就势往儒生怀里一靠,起了个娇嗔。
听声音正是之前开门吟诗的女子。
儒生一边拥着姑娘往床榻处挪,一边哄道:“那会儿你一吟诗老爷便知道了,只是河东狮看得太紧,没办法,拖延了这半天。”
“哼,以后我天天吟诗。”姑娘说话一步三摇,蹭得身后儒生魂不守舍,咧着嘴,脸上笑容不断。
“要吟诗,我家杏儿吟诗最好听。”儒生嘴里说着,已经把这杏儿姑娘的银色披纱摘了下去,大手隔着衣服就捧起了一团柔软。
张三心中一跳,知道正戏就要来了,不错眼珠的看着。
许江楼生平没见过这事,以前闯江湖,夜里登门入户也有偶遇的时候,但都是避过去了,还从没有今天这躲闪不能的情况。
害羞不想看,但是看张三看得那么入神,全然不管自己,也忍不住好奇的探出眼睛,只一颗芳心始终在剧跳,不得不按着,防止被人听见。
杏儿姑娘被儒生揉弄得脚下虚浮,一个踉跄,刚好两人已到了床边,儒生一扶一拖,两人便都跌坐床上,不过杏儿却是打横坐在了儒生的腿上。
“真好听么?”杏儿小花猫般的往儒生怀里一偎,俊脸蹭在那儒生的黑胡茬上,张三看着都觉得扎得慌。
“当然,刚吟的什么来着?”
“天阶夜色凉如水。”杏儿重复了一遍,不得不说,这声音还真有几分婉转,只是略带压抑,不如先前那个清爽。
儒生大乐:“对,天阶夜色凉如水,老爷今晚摸你腿。”
老爷说话还配着动作,杏儿立刻蛇一样的在儒生怀里扭动开来。
“老爷你耍赖,这不是腿...”杏儿云鬓花摇,嘴里半是娇喘半是呻吟道。
“不是腿是哪啊?告诉老爷。”儒生言语得意,充满了征服的快感,和之前面对那妇人时的唯唯诺诺判若两人。
“老爷你坏!”杏儿两只玉臂搂紧了儒生的脖子,头藏在了儒生肩膀上,至于胳膊以下的中原腹地,那是全卖了。
侵略也就算了,偏偏每到一处,还要问杏儿是哪,这分明是拿下了地盘还要屠城,士可杀不可辱,杏儿姑娘是有志气的,不抵抗可以,回答是断然不肯。
单兵入城,只是那么一瞬间,杏儿以手掩口,发出了一声闷哼。
这一声如同哼在了许江楼心里,她顿时脸似充血,心跳擂鼓,打打杀杀见得多了,就是床上这两人齐齐死在这,满屋子都是血,许江楼也没有这么紧张。
上次看张三参加轻功预选赛夺魁的时候,那紧张情绪也不如现在,而且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臊得慌,想原地消失,但又消失不了,浑身都有些发紧,身体里有点不受控制,腿间有些凉意,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感觉。
悄悄抬头望张三,张三还是那么聚精会神,一脸虔诚,像是发现新奇玩意的孩子,又像是偷师学艺的少年,许江楼没觉得猥琐,反倒是觉得有点好看,她以前也没太仔细看张三这个小少年。
此时这么近距离一端详,她发现张三居然有几分像王阳明,除了眼睛区别明显之外,其他都有几分神似,只是张三看起来稚嫩了些。
想起王阳明,脸就更红了。
假巡抚不是真龙王,兴尽晚回舟,靠岸之后,儒生拉书架小门送走了依依不舍的杏儿,回身床上,这次打起了真呼噜,抑扬顿挫,无比高亢,比之前杏儿吟诗更有腔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等了一刻钟左右,许江楼用手肘拱了一下张三,目视窗外
窗外是无声的黑夜,不会去管屋内的风雨。
张三领会了许江楼的意思,但是他没有走,作为一个盗贼,他对那个暗门有着本能的好奇,最私密的地方,往往都是藏着最重的宝,这是盗门每个人都知道的。
刚那杏儿姑娘住的不是隔壁屋子,起码隔了两个房间,这贼子冒充巡抚,说不定就把什么贵重物品藏在了暗道之中,而且张三还有个大胆的想法,只此时不适合和许江楼言明。
从怀里摸出来一支迷香,张三示意许江楼掩住口鼻,这迷香不用点,是个筒子,在一头轻吹便可,是盗门有名的“鸡鸣五鼓返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