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限塑令”的三个作用(1/1)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48txt.com,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精彩不容错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本站的大力支持。

国家2008年1月发出“限塑令”,规定从同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实施几年了,“成绩”有目共睹,说它是形同虚设还是抬举了它。

作为男人中的楷模,有“邕城十大好男人”之称的朱枸先生,一直以来把下厨为己任,成日出入于厨房和厅堂之间,流连于菜市与杂货店之中,乐此不疲。曾写下一篇《男人下厨》,情真意切,深得女权主义者的赞扬,饮誉八方,暂且按下不表。

现在说的是限制使用塑料袋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从2008年6月的1日开始,国家不允许很多场合免费给消费者送塑料袋了。成效如何,不用朱枸先生在这里浪费笔墨,大家去菜市、超市看看就知道了:超市还在严格执行(怕罚款啊),但菜市已经是波涛依旧了——朱枸先生可以预见,如果不改变措施,在不久的将来,“限塑令”将会像以前的“夏令时”一样,成为历史。

朱枸先生不否认国家环保的热情和态度的坚决,不否认一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做出来的决定是多么的合理,而且,限指塑料袋的使用确实很有必要。不过这关系到了朱枸先生,以及千万像朱枸先生一样的买菜郎的生活,自然是有些话要说的。

记得六一那天,朱枸先生依旧跟以往一样,下班了就两手空空地往菜市里赶,可是卖肉的大婶告诉俺,今天不许免费提供塑料袋了!那怎么办,难道朱枸先生把一块肥猪肉兜在口袋拿回家啊?没办法,只好买了一个2毛钱的塑料袋。那天倒好,光是买菜的塑料袋,就买了一块多钱。以后每天几乎都是如此——没办法啊,难道让衣冠楚楚、玉树临风、一表人才的朱枸先生,跟那些大娘大婶们一样,也提着个篮子去上班,去买菜?

专家们说,老百姓一开始可能不习惯,但习惯要慢慢养成的。还打个比方,说,以前没有塑料袋之前,我们还不是一样的买菜?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到今天我发现,我们的很多规定,都是那些不近生活,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官老爷们制定的。那些成天在办公室里叹着空调的专家学者们,你也想想,在汽车飞机没发明之前,我们是怎么过的?现在汽车飞机污染那么大,难道我们也要限制它,过以前那样的生活?有一句话说得好:现在不知道谁造成的污染最多——政府的上千万辆公车,每年3000亿的公款吃喝都不说,现在倒对老百姓一个小小的塑料袋指手画脚起来了。其实,政府所需要做的,应该是,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出一些价廉物美的,可替代原来的塑料袋的产品,那不就行了——神舟7号都造出来了,还造不出区区一个塑料袋?

老百姓是很现实的,特别在这物价飞涨的今天,连朱枸先生那么高收入的人(要是在越南西贡,算起来俺的月薪都上百万了),还恨不得把一分钱辦成八分来用,多花一毛钱就像割肉一般心疼。所以,请大人高抬鬼手,饶了我吧;商家也是现实的,限什么塑?要是我连菜都卖不出去了(人家都偷偷地提供免费塑料袋,我还那么胆小抠门,谁来买我的菜啊),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谈什么环保?

到目前,“限塑令”或许有三个作用:一是那些抠门的商家多了个收费的理由,二是那些执法部门和抠门的超市从此多了个创收的门路,三是一些媒体记者因为这些话题,多发了一些报道,改善一下生活。

十多年前,我们禁用的了发泡餐盒。但发泡餐盒从来没有真正“消失”。在批发市场里、小商小贩的推车里,依然可以看到这些餐盒的身影。“限塑令”会不会也会步上“后尘”,迎来解禁?旨在引导人们减少、拒绝使用塑料袋的“限塑令”,在市场上“名存实亡”,是不是“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