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中国铁路第一速(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48txt.com,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精彩不容错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本站的大力支持。

“妈,你咋不说说我爸,他又不懂得驾驶机头,去添哪门子乘啊。”梁远低声抱怨着。

“你爸说长征三号是自己老婆孩子弄出来的东西,试跑时他不去添乘谁去添乘?”

“小远,你认为妈妈说了能管用?”李远玲反问道。

“呃……。”梁远忽然觉得无言以对。

以老梁同志在工作上的脾气,无论是李远玲还是梁远都是白费唇舌罢了。

“前段时间整改线路,你小叔在车厂那边买了不少激光水平仪,用于测量修改轨道的平整度,只要机头的结构强度够用,不会跑着跑着半路解体,其他的颠覆啊、着火啊,爆炸啊,基本都是不可能的,小远放心好了。”李远玲拍了拍梁远的脸颊,温言说道。

一般来说机车的结构速度要小于最大实验速度,车底的结构速度要大于最大实验速度, 只要轨道平整度合格,单纯就机头结构来说,新建的长征三号哪怕拉上200公里/小时,也不会出现解体的情况; ,无非是轮轨损耗加快而已。

听到李远玲如此说,梁远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前段时间梁远一直忙着筹备远嘉的大会议和捣鼓电磁炮的事情,长征三号试跑前的准备工作,梁远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小远,妈妈看你前几天把祁连山他们从欧洲招了回来,又弄了许多老外进来,还批了四辆凯斯鲍尔、两辆丰田。难道小远打算从国外招人组建商飞的技术力量?”李远玲好奇的问道。

“妈妈真厉害,随便猜猜就知道了我的计划。”梁远笑嘻嘻的大拍马屁。

李远玲在国内从事透平研发工作,和共和国的航空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收编西飞的mpc75团队,李远玲知道梁远在国内一直没什么大动作,只要长征三号试跑成功,梁海平就会辞掉车厂厂长把精力彻底放在商飞那边。

以正常工作进度来说,已经到了组建生产技术团队的时候,梁远既然没在国内做出什么动作,肯定就是把精力放在了国外。

李远玲低头想了想。也没想出来梁远到底去哪里。才能得到数以千计的合格航空工程师,看着自己儿子一脸笑嘻嘻的样子,李远玲也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是问不出什么的,只能没好气的瞪了梁远一眼。随便揪了揪某人的耳朵了事。

距离林盛堡车站15公里处。一辆乳白色带着深蓝色条纹的牵引机车快速的掠过一台铁灰色进站信号机。机车带起的垫轨灰渣在行车方向的后方形成了一条痕迹明显的烟尘轨迹。

信号机下两名负责查看信号状态的林盛堡站电务段职工转过身,看着绝尘而去的白色机车骂了一句。

“大林子,刚过去的那个大家伙最少能有160。”

被叫做大林子的中年男子吐了一口吐沫。道:“md,差点灌了老子一嘴炉灰渣子。”

“大林子,你有没有发现,这机头有些奇怪啊,速度这么快,居然没什么声音嗖的就过去了,太安静了。”

“老宋,你这一说是有些怪啊,这车的动静只比我以前在矿企看到过的电力机头略大些,不过这也没有供电网啊?”

大林子疑惑的指了指铁路线上空空如也的天空。

涡轴发动机本身的声音相当的微小,现实中涡轴发动机基本都是以直升机动力引擎的方式投入具体应用,虽然直升机的噪音相当巨大,但人类在直升机上听到的簌簌声,大部分都是旋翼及驱动旋翼运转部件所发出的,和涡轴发动机毫无关系。

后世加拿大庞巴迪研发使用涡轴发动机为动力核心的燃气轮机车,机车在高负载运行时和电力机车发出的噪音持平,远低于隆隆作响的柴油内燃机。

长征三号驾驶室内,没有普通内燃机车惯有的隆隆声,一种略带尖锐的嘶嘶声充斥在整个车体内部。

大车(注1)王树斌紧张的盯着仪表盘上的速度码表,码表白色的指针在160刻度的位置轻微晃动着。

“段长,这车真能跑到180?”王树斌问道。

虽然从辽阳车站出来不久,长征三号就一直保持1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不过对180公里/小时的速度,王树斌还是觉得心里没底,160公里/小时可以说是准高速铁路,在八十年代180公里/小时完全可以划到高速铁路的范畴之内了。

“没问题,咱车厂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说能跑180,就肯定能跑180.”梁江平用确定的口气说道。

近水楼台先得月,长征三号的乘务组一直都是由本溪车务段的职工担任。

看了一眼在车窗外快速闪过的“长大铁路—362公里”的白色界石,王树斌把机车的油门杆缓缓推到了最大位置。

几乎是瞬间响应,伴随着驾驶室内涡轴发动机的嘶嘶声的加大,一股推背感转瞬袭来,速度码表上的白色指针以极快的速度掠过165、170、直奔标示180的位置而去。

“好家伙,这车的提速简直太快了。”王树斌感慨了一句,边说边收着手中的油门推杆。

得益于宝石涡轴发动机可以承受额定功率1.5倍的超负荷输出,长征三号的加速度极快,从160公里/小时提升到180公里/小时只用了不到20秒。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