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结束后,元气大损的广武军,除去协助郡城下属各县民户收收秋粮,似乎也没有太多别的事可做。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几乎改变了整个凉州平静的轨迹,使得凉州承受了巨大的人力以及物力上的损失。
战事甫定,当务之急应是恢复生产。于是给太守上了一番建言之后,残余的广武军便在李延炤、庞曦等主官带领之下,继续对秋粮的收割。人力方面的巨大损失,一时间倒还没有什么良策来弥补。郡府之中民户几乎也是募无可募。而广武军中如今巨大的人员缺额,也不能够视而不见。斟酌了一番之后,辛太守将他自家的部曲家兵一部数百人,由姑臧左近的武兴郡调来,充任到广武军中为兵。
由此以来,广武郡中的兵力又恢复到千人规模。然而辛太守将这部家兵调来之后,却并未明确他们与广武军之间的统属关系,以至于现在营中令出多门,令李延炤也颇为忧心。他所虑不仅是这些府君调来的部曲家兵不听军令。而是两部之间,待遇、统属、军备等都有差,长此以往,便是连原先本部的军卒们,也会渐生不平,乃至于使军心涣散。
刚刚才展现出一番精兵潜质的广武军卒们若是落到那步田地,连李延炤也会感到痛心不已。倘若下次战事来临,仅凭这数百部曲家兵能顶得什么用!更不用说同在一营中,患于不均的本部与这些部曲家兵起摩擦,乃至冲突营变也几乎是可以预见的结局。
李延炤暗自思忖了一番,想着如若有功夫的话,一定要向府君进言一番,好让他也重新思量一下他的这些家兵部曲应该如何安置为妥。
李延炤带着步营以及射声营的数百名军卒,向着令居县的方向前进而去。射声营都尉孙建雄与步营都尉赵程志也是一同随行。赵程志前番在金城城头苦战,也是受了重伤。最近伤情稍有好转,便耐不住那种无所事事的寂寞。亦是让一名亲兵稍微搀扶,执意要履行自己的军务。李延炤拗不过他,只得让他也一同随行。
在广武以及令居两地的兵卒、以及原本的民户们奋力劳作下,如今令居县所属的这些民田的秋粮收割工作已是接近尾声。饶是如此,在令居县偏南方向,仍有近千亩田地不曾收割。李延昭早先打听了一番,才知这些田地多半都是令居县中那些临时征召为兵的民户所有。此次这些令居县中的征召兵,在金城郡的防守战之中,也折损甚巨。出发时洋洋洒洒尚有近五千之众,而归来时,已不足两千。
虽然这其中也不乏在战斗中临阵脱逃回来,而后躲往他处的征召兵。然而李延炤虽然心知肚明,也并不打算追究深查。如今人力本就有缺,若是至查下去,恐怕没有几家能够逃脱。军中在战时临阵脱逃者皆是死罪。军法可不管临阵逃亡的是征召的新兵,还是百战老卒。
李延炤对于此唯一的想法便是,以后万万不能赶鸭子上架,强迫这些本就意志不坚,并不适合从军的人家去从军。害了这些丁壮以及他们的家庭不说,在战场上还会害了那些履行职责的忠心士兵。
这些田亩分别归属于数个村落的民户。李延炤与孙、赵二人各自划分了一通责任区,便各带两三百人,向着自己负责的那片区域而去。李延昭率部行过三里,转过一个小山口,便是分给他们负责的那个村落。
这个小村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逆水从这村子的西侧缓缓流经。村子东侧靠着山,南北两侧有少许农田。而与村子隔河相望的,便是隶属于村中民户的大片农田。
李延炤率部进到村中,却见村中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他又出村向村北侧的农田中望去,依然还是一个人都没有。他顿觉有异,急忙唤过刘季武,令他派些人去,找找村中的人究竟都在哪里。
刘季武领命而去,立刻就唤过几名亲卫,前去四下寻找这间村子中的人。等了足有一刻钟,派出去的兄弟才返回报告道,村子中的男女老少,却都是集中在河对岸的田中,似乎是和什么人起了冲突,两拨人正在对峙。
李延炤听到这个消息,心下当时就一紧,他急忙命令在村外休息的一干部属集合,而后集体向着连通村子与西岸田地的木桥而去。他生怕那里的局势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便命手下人快速行军,向着事发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