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群雄割据第六十二节突袭
箭如雨下……
众士兵惊慌逃窜,希望跑出弓箭射程,无奈,听到刘备击溃了颜良、文丑的袁绍,加强了邺城防务,调集所有能战斗的士兵上了城墙。出于恐惧,邺城士兵这一顿箭雨竭尽所能,箭如飞蝗般遮天蔽日。
“不要跑”,典韦声嘶力竭地喊道,可惜,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新降的袁军士兵,没有令行禁止的觉悟。
“逃跑,只会让弓箭射在脊背上,左右是个死,那么,就让我战斗而死。”典韦喃喃自语,身边,所余不多的几个青州兵为他遮挡着箭矢,低声附和:“持剑而死。”
典韦脑海里车轮般转着念头,“怎么办,嗯,主公说过,困难来临的时候,不要转身逃跑。有时候,迎着困难而上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迎着困难而上……”
典韦目光扫过箭雨,扫过城门,城门,典韦一指城门洞,高喊:“兄弟们,冲过去,冲啊。”
为假扮袁军,士兵们并为携带盾牌防身,袁军士卒没有铠甲,只在胸前绑一个铁片或木板护身,只有典韦等少数青州兵在衣内穿了麒麟软甲,此刻,箭羽倾盆,士兵们只能用身体为典韦遮挡,片刻间,伤亡急剧增加。
典韦发出攻击命令后,将手斧舞的如同风车,一马当先向城门洞奔去。青州兵虽然惊讶,然而,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追随长官,杀向了城门洞。
死中求生,邺城的城门洞恰好是典型的中国式城门洞,城门洞顶壁没有像广饶城一般开着天窗,可以攻击到门洞下的敌人,现在,敌军只剩下一招:向城门口丢弃点燃的柴草,熏烤城门洞内的士兵。
典韦抡起手斧,砍击着城门。高大的城门在这个三国第一大力士的摧残下,木屑横飞,颤抖不止。城门洞中,回荡着典韦愤怒的咆哮,城墙之上,袁军众将皆变色。
“敌军人数还剩不多,打开城门,派出骑兵冲击这些残兵。”一名武将建议。
“不可,敌军后续部队就在不远处,万一与那个猛汉纠缠太久,敌军后续部队逼近,我们来不及关城门,怎么办?”高干摇头否决。
“让这大汉不停的砍击下去,城门不保,怎么办?”袁绍手下骑督(骑兵指挥)赵叡急问。
一个声音自下而上,边走边插话说:“用木石堵塞城门洞,让那大汉砍去,城门绝不能开。”
众将转头探查,只见郭图陪着袁绍登上城楼,边走边建议说。
此前,接到刘备袭击颜良、文丑的消息,又知道刘备曾询问邺城防务,袁绍加强了邺城戒备,派遣诸谋士轮流巡城,将领们都待在城墙上,不解衣甲。
获悉刘备假扮袭城的消息,郭图急忙招呼袁绍登上城墙察看敌情。
“正南(审配)看破刘备赚城奸计,大功一件。”袁绍夸奖道,随即走到城墙豁口处,俯身探头察看城外敌情。
远处,烟尘弥漫中,刘备轻骑兵身影隐隐可见,城墙边伏尸处处,伤重的士兵在血泊中呻吟、哀号。700名袁军降兵连同其中夹杂的100名青州兵,20名追随典韦冲进了城门洞,其余的人全部倒卧在城外,逃出弓箭射程的人屈指可数。
典韦仍在砍击城门,随着他的斧起斧落,城门都在微微晃动。
“按郭图说的办,赶快用木石堵塞城门,邺城城池高大,青州兵力不过五万,他要攻城,就让他们来吧。命令,招呼民壮,全体上城。”袁绍急忙吩咐着。
众将齐声应合道:“诺。”
青州兵呼啸而至,邺城人声鼎沸,袁绍军挨家挨户搜罗青壮,驱赶他们上城守卫。
“不好。”黄忠见到城门口的场景,大惊失色,回手取出弓箭,厉声命令:“弓弩压制射击。”
青州兵虽然弓箭射程较远,可是城墙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弥补了射程的差距,双方都在对方的弓箭的射程之内,顶着箭雨,艰难的对射着。
黄忠招呼来几名士兵,用盾牌遮掩着他,从箭壶中挑选出一只最好的箭矢,悄然催马靠近城墙,瞄准城头晃动的袁绍,一箭射出,弦响人倒。
城墙上一片慌乱,射击力度顿时削弱,黄忠冲着城门洞大喊:“典将军,事不可为,速速回撤。”
典韦不甘心地回答:“不,800士兵因我丧命,我今日非砍开城门不可。”
眨眼之间,增援的民壮登城了,城墙上箭雨越来越密集,黄忠士兵伤亡越来越大。见事不可为,黄忠叹了口气,道:“速速回报主公,兄弟们,再坚持一会,等待主公命令。”
天色渐渐昏暗,刘备接到报告,飞马而至:“大意了,大意了,我小看了天下英雄。假扮敌军士兵,蒙骗赚城,本来只出现在中国小说中,历史上何曾有过?我偏偏把小说上讲的话当真,该死,该死。细节,细节,人的一举一动有很多习惯打上了地域烙印,不注意细节,就派人假扮赚城,天下真无英雄乎?”
刘备跃马而出,大吼:“停止射击,袁公本初何在?我乃青州牧刘备,要与他说话?”
黄忠拨马靠近刘备身边,低声汇报:“袁公本初受伤了,刚才,我用箭射伤了他,现在,他可能不在城上。”
刘备低声询问:“你确信射伤了他,伤在何处?死了没有?”
黄忠肯定地回答:“我对我的箭法有信心,绝对伤着他了。只是,暮色苍茫,看不清具体伤在何处?”
城楼上,一个狰恶的声音飘荡下来:“刘备小子,你在青州,我在冀州,为何越境来袭?”
刘备扬声回答:“这不是袁公本初的声音,说话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