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战(1)【第三更】(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48txt.com,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精彩不容错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本站的大力支持。

邓州。

自打上回在茶棚偶遇李晔,双方交手后,狼狈逃回,还折了无涯子,朱温的心情就不怎么好。

不过朱温也没有成天苦着一张脸,不管怎么说,也算是跟安王见过面了,虽然没有打赢,但那是对方身边高手太多,跟朱温自身关系不大。再者。好歹跟安王座谈半响,对对方有了了解,朱温觉得并不是太亏。

这一战给朱温带来的最大转变,就是朱温对终南山道门,不再向以前那样抵触。当时要是有终南山很多高手在身边,朱温也不至于身陷险境,落得仓皇而逃的下场。

朱温是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他对形势的认识也很清晰,所以在看到李晔身边高手很多之后,就觉得自己身边,也有必要带着几个高手。总之,类似的亏不能再吃了。所以这回终南山道门,再派人来邓州的时候,朱温好生招待了一番。

来的是终南山大长老,也就是终南山掌门和无涯子的师兄,修为竟然到了真人境。

朱温不奇怪,自打黄巢攻克长安之后,终南山道人的修为,就整体提升了不少,且不说原本就是真人境的掌门,另外有两个卡在练气九层很久的修士,也都突破了真人境。

要不怎么说乱世英雄辈出呢,气运气机流散于天下,得到好处的人就多了。

这位终南山道人自号无极子,这个名号让朱温一点都不觉得新奇。

无极子带来了两个得力帮手,都是练气九层的修为,这下大大充实了朱温的亲卫力量。现在他已经有信心,跟李晔正面一战,他甚至起过去许州刺杀李晔的念头,不过后来想想不妥,好歹是放弃了。

在茶棚吃了亏,朱温时刻想着找回场子,所谓大丈夫,就要越挫越勇,而且报仇不能隔夜,朱温已经等了很多夜了。

不过朱温到底是军中大将,要他跟李晔去捉对厮杀,其实他兴致不大,所以朱温把矛头,指向了来西征的官军先锋。

这一日,朱温集结了五千精兵,并且向无极子要了百名终南山高手,安插到精骑阵列中,准备给李晔的先锋来一记狠的。

在校场上集结完精骑,朱温对朱珍道:“我们刚攻下邓州,惨胜而得城池,现在城池还没修缮好,这个时候安王带兵来攻,我们压力很大,必要要想个办法,给予安王迎头痛击,好迟缓他们西进的步伐,为我们修缮城池,赢得时间,也好打击唐军的气焰,提升我军士气。”

朱珍在茶棚一役的时候,没受到李晔等人的照顾,后来李晔等人追着朱温出去,半路被无涯子拦截后,也没有回头,朱珍侥幸逃过一劫。

朱珍明白朱温的意思:“将军放心,这回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上官倾城率领三千骑西进,朱温已经得到消息了,他的计划就是吃掉这股先锋精骑,所以才有这番安排。

他道:“安王的兵马,虽然甲兵精良,但平卢无战事,没有经过血火磨练,论精锐程度,自然是远远不及我们的。这回我把亲兵都交给你,你一定得把对方吃下。你记住,如果你能吃掉这股骑兵,那么邓州的转圜余地就还很多,如果你失败了,安王十几万大军,就会直接兵临城下。到时候我们除了踞城而守,就再没别的法子。所以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朱珍挺胸抬头道:“将军放心,此战若不胜,末将提头来见!”

朱温拍拍朱珍的肩膀,又勉力了几句。

朱温踏上点将台,环视甲胄精良,饱经战火的五千精锐,眼中有了必胜的信心,作为沙场宿将,当然对自己的部曲有信心,越是名将越是如此,如若连自己的部曲都不信,将领还能信谁?

朱温昂然道:“尔等跟随本将,南征北战数载,是本将的手足,也是本将的利刃!如今我大齐初立,陛下正在关中征战,打的唐军抱头鼠窜,本将出关而占邓州,是为了占据中原,平定天下!陛下对本将的信任,一如本将对尔等的信任!如今李晔来找死,那你们便让那群没上过战场的雏儿,知道什么是百战精锐!”

言罢,朱温拔刀出鞘,高举大喝:“杀唐王李晔,杨大齐国威,占中原腹地,此战必胜!”

“必胜!”

“必胜!”

“必胜!”

五千精骑齐声大吼。

朱温对部曲的反应很满意,士气很高,足以一战,他收了横刀,朝朱珍点点头。朱珍抱拳之后翻身上马,带领五千精骑,从军营鱼贯而出。

五千精骑离开后,朱温久立点将台没动。不时,无极子就出现在他身旁,满面微笑道:“朱将军的部曲,实在是罕见的精锐,贫道出关之后,也曾到过关中,陛下的亲军,也不过如此。”

要是换作往常,朱温肯定不会回头,顶多敷衍两句,但是此刻,他转身朝无极子略微抱拳,全了礼节,这才笑道:“道长谬赞了,朱温的部曲,哪里能跟陛下相比。”

无极子笑容不减,也不跟朱温多谈论这个话题,而是看着尘土飞扬的军营辕门道:“以朱将军的百战精锐,要胜李晔的先锋并不难,但也需得以防万一。”

“万一?”朱温微微皱眉。

上官倾城三千骑进入邓州地界,一路清理大齐兵马,动静当然不可能小了,所以朱温的探子观察得很明白,对方的确就这么三千人,不可能还有策应,如此三千骑兵,能有什么意外?

朱温:“道长的意思是,安王派了高手在阵中?”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