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产学研体系(三)(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48txt.com,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精彩不容错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本站的大力支持。

半夜更新的一般是防daoban章节,我已经尽量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了,这时看的人少。一般防daoban章节要至少半时后才会修改为正确内容。

用电脑看的没问题,用手机app看的自动订阅也没问题,只要没在我还没修改时开章节就行。而一旦开,错误的章节内容就下载了下来,进入到手机缓存了,这个时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机客户端仍然是错误内容,始终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只有重新下载这个章节,如果不行的话就只有删除本书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众书看的人少,daoban又猖獗,没办法,不这么做混不下去了,见谅。

************************************

严格来,此时灌河虽然已经成河七八十年,但这个名字真正形诸于官方文件还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此时的灌河,名字很多,如潮河、大潮河、北潮河、灌河口、灌江口、灌口等等,但因此地人烟稀少、水泊遍地而籍籍无名。

至于为什么这里人烟稀少,其实很简单,因为洪泽湖—骆马湖一线以东的很多区域不但会时常遭受黄海海潮内浸,在某些雨水较多的年份,这里还会是洪泽湖一带的泄洪区,极为悲惨——其实更悲惨的还在后面,在很多干旱的年份(如明末),为了保障运河的水位不被降低(以免影响漕运),清江浦一带的港闸会奉上级命令截断或减少向下游的水源供应,这自然又给当地的农业灌溉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所以,这就是一片极为坑爹的地方,百姓生活自黄河夺淮入海以来数百年间就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吕方站在粗粗修了个城寨的灌河口,举目四望,皆是一片滩涂水泊,看起来就不像是个人烟辐辏的繁华之地。想想也是,若是黄水洋(即后世黄海苏北一带)三不五时地倒灌进来,这地确实也没法发展起来,谁让这些地方以前都是汪洋大海呢?若不是黄河夺淮入海,想想这些地方也不→→→→,会形成陆地了,这灌河也压根不会形成了吧。

“袁将军,灌河口城虽然不过二里见方,但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侵害,更兼有大河转运之利,廖司令将北路军的粮站设于此,是对贵军极大的信任啊。”挂名担任南方战区后勤参谋(一等参谋)的吕方用手拍了拍土木混合结构的灌河口城,笑吟吟地道。

灌河口城的修建其实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当时海军动用战斗舰只将宁波顺军袁保、贺道宁二将所部四千人运输至此戍守,顺便用随船装来的木材(库页岛大木)、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开始修建城池及水寨,以为今年大军进兵之用。

可怜清军厉行迁界禁海之策,再加上黄河下游这一片本来就是洪泛区和滩涂地,因此一直到上个月(1658年月)才有几位偷偷至此渔猎的民人发现了这座堡寨。这几个民人一开始因为害怕违反迁界禁海的禁令而没有去告官,等到后来有胆大之人跑去沭阳县上报时,却已是三月中旬了——这个时候,一些从澳洲返航的东岸机帆船已经进港开始维护保养,各路人马也已经完成了一轮动员,物资也分别在胶州、崇明、定海等地堆积如山,灌河口城外围的水寨也已开始筑墙,清军再开始有所行动,未免有些晚了。

今日已是三月下旬,灌河口城内外堆放了大量诸如火药、炮弹、铅弹、枪管、军刀、长矛、铁甲、军用水壶、止血绷带、药品、米面菜蔬等物资,很多东西多得都堆不下,袁保、贺道宁等人不得不督促新来的两千多名朝鲜军夫开始修建临时遮雨棚充作仓库,一时间好不狼狈。不过一想到当数万大军在此完成登陆并利用这些预先准备的物资长驱直入时,他们二人就兴奋得有些睡不着觉——在宁波与清军钻山沟玩(清军经常派人潜越四明山脉偷袭)实在是没意思,在这种纵横数百里的野地里追亡逐北才是男儿最喜欢做的事情。

新修建的水寨内今天终于迎来了第一批住客。郑成功麾下重要将领之一的黄廷率水师将士数百人乘东岸人的大型战舰抵达水寨,然后便奉令整饬起了水寨内外,打算迎接四月份后方船团的来临——当然了,郑成功再不晓事,面对新官上任的廖逍遥的邀约,也不敢只派数百人来凑数,这次他不但派了亲信将领黄廷黄华明,而且还挑选了船况不错的型战船百余艘和行船多年的水手三千五百余人前来助战,只不过目前因为风向不对尚未来得及航行至此而已。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